不知各位记不记得,在一些美剧或欧美电影里,偶尔能看到一种下面挂着个大袋子,后面还拖着条长长的电源线的吸尘器,就如下图所展示的那样,又笨又重。
今天再看到这种古早的尘袋式吸尘器,会给人一种「干家务活真累」的感觉。
图片来源:Pinterest
不过我好奇的是,吸尘器是如何从袋鼠一般的形态,进化到如今单手便可操作的无绳形态的呢?
我在 10 月 20 日的戴森技术沉浸体验日活动中,找到了答案。
打破传统,人类迎来了无线吸尘时代
上面提到的尘袋式吸尘器,诞生于上世纪初,所谓的「大袋子」其实是装有过滤网的集尘袋,它又大又累赘,使用一段时间后还会出现堵塞的状况,清理麻烦,吸力也会随之降低。
正当用户都对这种缺陷感觉苦恼时,就到了「天降猛男」的时刻,这位「猛男」便是戴森品牌创始人詹姆斯戴森。
平日喜爱发明的他,看着家里「又双叒叕」坏掉的吸尘器,打算自己改造一下,从工业锯木厂中用来分离木屑的气旋分离器中获得了灵感,并将气流技术应用到吸尘器当中。
经过 N 次试验后,戴森于 1982 年首先使用气旋分离技术并运用到全球第一台无尘袋气旋式吸尘器的原型样机上,这款原型有个响亮的名字,「G-Force」。
戴森在原型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气旋技术,于 1993 年推出了搭载双气旋技术的 DC01 吸尘器,当时定价是竞品的两倍,看来戴森的贵是「历史遗留问题」了,但洁净力和吸力都比其他产品更强,所以 DC01 上市之后,便成为当时英国最畅销的吸尘器。
从那时开始,戴森算是跟气流技术杠上了。
埋头深造,气流也能玩出多种花样
后来的戴森,接连在气旋技术、数码马达、气流倍增技术(Air Amplifier)等创新领域取得突破,这些技术在今天体验日中均有展出。
▲右边是戴森的数码马达
以气流倍增技术为例,这项创新如今被应用到戴森旗下多款产品上,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它的无叶风扇。
从这台无叶风扇的剖面可以看出,气流在环状气流腔体中循环,透过狭缝被加速吹出,由弧形翼面引导气流的喷射方向。
▲远距离送风
于是得以呈现出安全无叶的形态,在体验上则没有了传统风扇直送风所带来的不适感。这项气流倍增技术也被应用到戴森 Supersonic 吹风机中,这款「吹风机界的爱马仕」打破了传统吹风机的设计样式,以新奇的使用体验吸引了许多少女的心。
在现场体验区可以清晰看到,戴森 Supersonic 吹风机吹出的气流能够让小球稳定的悬浮在空中,这证明了它吹出的气流非常均匀,从而可以做到快速干发而不伤发。
现场展示的另一款戴森 Pure Cool Me 净化风扇也很有意思,戴森在鹞式战斗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启发下,发明了 Core Flow 气流聚合技术并且运用到这款风扇上。
▲调节球面,指哪打哪
戴森 Pure Cool Me 净化风扇同样无叶,但形态上与前面所展示的无叶风扇有明显差异。前者的顶部有一个球,气流从底部吹出,沿着球面喷射出来,四周的气流正在圆顶相遇时,下方形成高压,于是在这个高压点的影响下,气流被迫喷射出聚集的气流。
图片来源:戴森
鹞式战斗机利用这个原理实现了垂直升降,而戴森则用它造了个有趣的风扇。
图片来源:wikiwand
接着往前走,我们看到了这个白色房间,里面立着许多细柱,细柱上是绑着空气检测仪,房间角落放着戴森 HP06 空气净化风扇。
27 平米,是中国大多数家庭客厅的大小。
这是戴森工程师经过调研后得出的结论。
他们独创了 POLAR(Point Loading Auto Response)实验方法,并专门造出了这个 27 平米大的房间,用来检测自家净化风扇能否做到均匀净化。若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检测仪,读数近乎一致,说明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我在这一场体验日活动里,看到了戴森众多产品线,及其背后技术原理的直观展示。
在这些技术背后是 6000 多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持续专研。
了解过后才会明白,戴森产品之所以相较同类竞品更贵,并不是奢侈品般的品牌溢价,而是保持长久研发活力所需的必要成本。
创新不止,现在的戴森不只会玩「风」了
目前戴森市售的产品,譬如吸尘器、和吹风机、空气净化风扇和美发造型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气流」在做文章。
而未来的戴森还会在固态电池、数码马达、视觉系统、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继续发力。
在展馆最末端的家居场景中,摆放着一款台灯,这是戴森最新的 Lightcycle 台灯。因为体验日主题是「劲·流」,讲的都是与气流相关的概念,所以现场并没有关于这款台灯技术的演示内容,它只是作为场景展示品被放在那里。
它静静地伫立在角落,独自发亮,这款由戴森创始人儿子,杰克戴森设计的台灯,或许会成为戴森未来新的里程碑产品,引领着这个品牌在更多的领域推出创新产品。